《导演请指教》:脱离作品本身的讨论,真的没有必要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1-11-17   浏览次数:550   看图模式

《导演请指教》自播出以后就话题不断,尤其是点评环节,更是频频遭遇神仙打架,但所有的分歧归结起来还是艺术与大众的问题。也就是说,电影究竟是导演个性的展示还是尽量做让大家都接受的电影。

对于这个分歧,主要有两派,派是大众派,另一派是艺术派。

在大众派看来,电影是面向观众的,需要与观众进行沟通所以不能过于强调导演自己的内心的体验,而忽视观众的观感。

但是艺术派看来,所谓口味只是初级的主观体验层面,作为专业人士,应该给予专业的评价,也就是艺术上的点评。

这两派乍一看都有道理,比如将一部很晦涩的、大部分看不懂的电影放到大银幕,票房肯定不会好,因为就目前来看,一部电影能否成功,与能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很重要。

另外一点就是,老百姓去电影院是要付出时间和金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获得审美或精神上的愉悦,如果导演仅仅是想展示自己的风格,完全不考虑老百姓的口味,这样的电影怕是很难成功。

但是鼓励导演展示自己的风格也没有错,毕竟电影需要创新,需要探索,但这两种观点之所以在《导演请指教》中被吵翻了天,关键还是在过分的引申,从而将这两种观点极端化了。

比如相国强的《哪吒闹海》。

这个短片从内容上本身没什么可说的,真正有意思的是点评环节,因为相国强认为大家对他的批评是源于没有理解他的影片所以不断的解释,进而让点评分成了两大派,并且交锋非常激烈。

先来说说大众派,其中一位叫郑美宁的影评人说得非常好;电影创作出来,当它上映公映之后,它属于每个观众,并不属于创自己。相导演,您是想做观众喜欢的导演,还是想做一个想表达自己的电影,我觉得这是一个选择,但我觉得这两者当中应该是有一个平衡点的。

咱不说别的,这个郑女士的点评有理有据,想要驳斥的话应该也要像她一样,拿出论点论据,但事实是,许多持反面观点的影评人在点评的时候,只有论点没有论据。

比如王旭东,王旭东的点评是接着方励来的,也就是电影是需要与观众沟通这个观点,对此,王旭东句话是问方励“请问,你投的所有的片子,有几个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王旭东本身的提问没有问题,就是与相国强的这部电影没什么关系。

再比如袁子弹:相导让大家看到了一种很实在的可能性,就是好的电影,才会引起多种解读,一个只有一种解读的电影,是一个贫乏的或者说不够厚实的电影,从这个角度上火,我觉得相导做的是非常棒的。

看到这小夭真是无力吐槽了,相国强的电影是引起了评委和嘉宾的讨论,但有多少是单纯针对电影本身的,讨论来讨论去的不都是影片外的东西吗?

点评电影就好好点评,总是扯到“需不需要观众看懂”上面,就没意思了。

比如梁龙的影片《疯狂的外星人》。

《疯狂的外星人》是一部极具梁龙风格的短片,因为过于晦涩,所以短片没播完就因票数太低而停止播放了。

因为没有播完,所以作为导演的梁龙没有做任何解释,但奈何评委吵翻了天。

大众观影组认为,作为普通观众可能不能一下理解到他那个点。粗俗点说就是看不下去了,所以点了离席键。

但专业鉴影组认为,这部影片好,非常好,你们看不懂是你们的问题,为什么不看一下影评再下结论呢?

作为一部前5分钟没有任何叙事的短片,观众看不下去是很自然的事,但作为专业影评人,没有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给予专业的点评,而是单纯的拿观众看不懂的就是好的来说事,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吗?不吵架才奇怪吧。

再比如吴镇宇的短片《记》。

吴镇宇的这个短片是一个悬疑片,由于不完整,所以很多观众没看懂,对此,吴镇宇给出的解释是自己拍不了10分钟的短片,所以拍了一个长的,也就是在《记》之后还有一个《阅》,《记》和《阅》加起来才是一部完整的影片。

吴镇宇的解释其实还是很合理的,但谁能想到,这部短片居然又引发了一场争论。

首先出场的是影评人远叔叔,他说诺兰曾说过,我拍信条不是让所有人看懂的,恰恰是我看到你们看不懂的样子,我非常开心。

这个远叔叔之后,点评的走向便变了味,又从点评影片本身走向了“电影不是要让观众看懂”上面。

辩论吗,有正方就有反方,这时候,陈祉希下场提出了不同意见,在她看来,观众看电影是需要成本的,那这场电影能不能够令观众愉悦,能不能令观众快乐,就成为了商业电影的前提。

我想说的是,大家可能真的想多了,吴镇宇应该不是想让大家看不懂,而是这个故事不完整所以大家看不懂而已。所以在小夭看来这场辩论很是有点莫名其妙。

最后,一个名叫陈漫漫的影评人总结得很到位:我们这是一个短片节目,如果你想要在这个节目里走得更长远,那你就要在这10-15分钟短片时间内尽可能让观众喜欢你的短片,那观众才会给你投票。

说白了就是都别争了,先理解好规则吧,毕竟这是一场竞技类节目。

其实,一部作品无论是从创作美学的角度讨论,还是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上讨论,都是可以的,但前提是不能脱离作品本身,如果过分的引申,将“电影究竟是不是要让观众看懂”反复拿出来讨论就真的没有必要。

因为无论是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都有它的受众,就像曾赠导演说的,一亿人里,10万人是少众,但这10万人单独拿出来是不是又变成了大众呢?865

0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内容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