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枉苦等两年多,杨紫新剧,稳了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1-11-25   浏览次数:342   看图模式

《香蜜沉沉烬如霜》《亲爱的,热爱的》连续霸屏两个夏天之后,杨紫剧粉和整个行业,都时时刻刻关心她的新作品。

苦等两年多,杨紫终于有新剧播出。

这部《女心理师》,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亮相、不枉等待、不负期待

原著是毕淑敏《女心理师》,从幕后班底到演员阵容都堪称豪华,夸一句当下剧作中的“顶配”也不为过。

当然豪华阵容翻车的例子也很多,这部《女心理师》几集看完之后,放心,稳了。

有质感,有信息量;

有吸引人一直往下探究的悬念的小勾子,有对人情世故心理百态细致描摹的唏嘘和温柔

有专业内容的厚重和深度,同时也有可可爱爱一对“欠儿”CP的爆笑日常。

来,我们从头说。

一,充盈的故事质感、高密度的有效信息渗透。

《女心理师》开场的长镜头,就很惊艳。

伴随着关于故事背景的专业介绍,镜头在人群中广场上呈现出一个个看似随意、普遍但又独特的场景。

小孩子将冰淇淋抹在小丑脸上,面具下的小丑没工夫没资格烦恼;

踏板上的男孩多数以背影示人,深藏秘密既视感强烈。

一个个瑰丽又玄乎的泡沫,出现又消失,很有质感

某些时候听见“电影感”“镜头高级质感”这些描述,观众或许会产生出“高冷、有距离感”的疏离,甚至可能担忧剧作只是在形式上发力而内容并不真正吸引人。

《女心理师》出色的地方在于,故事本身也很吸引人,内容和手法融为一体、都出色。

比如剧中诸多人物的出场,每一段都很有意思。

戏里倪萍饰演杨紫的妈妈,这位母亲的上场,可非常不一般。

剧中杨紫饰演的贺顿,刚刚在工作中处理完一段生死之间的紧张事件,那段内容的侧重在于职业身份的专业性,同时显示出她的冷静、细腻、关注。

紧接着,画面一转,贺顿出现在家附近的菜市场。

卖水果的大姐说“赵老师最喜欢的芒果”,卖肉的大哥问“你妈早上让我留的肉还要不要啊”,故事画风一秒就充分浸透烟火气,让人觉得舒适、落地、自然。

很快,画风又一转。

贺顿回家之后,赫然发现看似“悠哉躺在躺椅上的老妈”,额头竟然有鲜血。

这是秒变刑事案件现场了吧?

马上,反转又来了。

贺顿仔细回忆在菜市场听到的蛛丝马迹,疑似有卖菜大姐打电话告密“你女儿回来了”。

紧接着她通过蛛丝马迹明察秋毫,这血迹有诈啊。

于是,她非但不紧张兮兮打急救电话,反而在电话里开始了“恐吓分手”,现编了一个男友,现编因为都怪这个男友所以她回来晚了妈出事了要分手,逼着老妈自己睁眼承认“装死”。

“这都第三回装死了”。

很短的一段戏,内容很扎实、生动,信息量足,反转层次丰富。

贺顿老妈用这样奇特的方式出场,瞬间让人死死记住她。

不再是剧作中千篇一律温柔或絮叨“赶紧找个高富帅女婿”的刻板扁平角色,很立体、很有质感。

同时,让观众对“贺顿听力惊人”这天赋异禀,产生很强的感知和明确记忆

此外,母女二人过生日,老妈抱着女儿喊“俊俊”、母女神色有异,也埋下诸多有效伏笔。

为什么说是“有效”伏笔呢?

很多剧作时常通过强行设定未知、摆放悬念的方式,试图强硬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但如果没有自然流畅的故事走向,如果不能让观众对角色产生好感和共情,如果不能成功配比已知和未知的微妙比例,干枯生硬的悬念就不能形成有机的勾人的“悬念感”。

而《女心理师》中的诸多悬念设置,就很有效。

老母亲为何那样?尤娜和小哲究竟怎么回事、到底谁黑化了?

隔壁的男二号到底又是什么情况啊?

诸多悬念都很吸引人,让人记挂、产生强烈的追剧热情。

二,立体、有层次的“职业”剖面。

这些年观众对“专业”“职业”剧应该很矛盾,感兴趣、好奇、想看,但又被各路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专业剧”忽悠怕了,迟疑、不信任;

《女心理师》或许,是重塑观众对内娱专业剧职业剧信心的开始。

专业剧很难拍,要有足够深厚的专业支撑,又要有足够浅的理解门槛;不能轻视“侮辱观众智商”,也不能让观众觉得枯燥无趣。

简单来讲,要深入浅出,还要有趣;

同时还要让人产生对这门职业的好奇和尊敬。

一不小心,就会劈叉、翻车,变成“假装拉风但实际漏洞百出”现场。

《女心理师》里杨紫饰演的贺顿,目前为止给出的“专业质感”,都是让人舒适的。

在几个不同维度上,清晰传递出“专业性”,而且同时兼具剧作需要的“好看”色彩。

第一种,对日常事物不一样的解读角度。

剧中闺蜜和未来男友,撺掇贺顿成立自己的咨询室。

选址(就在一楼客厅)结束后,下一步自然是装修。

买沙发、装饰等等。

看似很寻常的事情,但贺顿对其中每一件都有细腻、专业的解读。

屋子要在10-12平米之间,太大了没有安全感,太小了会压抑。

沙发椅和沙发最好九十度,避免直视带来的紧张和焦虑。

过于有个性、抢眼的装饰品最好不要,避免,避免让来访者觉得咨询师“不按常理思考”。

以上种种如果换一种具体情境、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未必是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

但是,通过这样有逻辑支撑的分析,通过诸多可感的熟悉细节,成功建立起一个成熟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形象,很饱满,而且新鲜、有趣。

第二种,不一样的问题切入口。

剧作一开始就是女孩尤娜跳楼,专职自杀干预的工作人员询问事由、女孩没有给出答案。

贺顿上场,换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今天这个时间”。

女孩有了实质回应。

在场的非专业人士提出疑问:为什么第二个问题就回答了呢。

贺顿领导解释:自杀者对“为什么想不开”这类的问题有本能设防,但更换问题问“为什么选这一天”后,就有可能通过思考来缓释情绪。

你看,所谓专业,不是要一味堆砌专业人物和概念等专有名词,而是通过具体的例子、通过逻辑支点,让人明白看似“普通”的问题之间不普通的专业切入点

第三种,各路专业手法。

剧中贺顿发掘尤娜的问题根源,是察觉到父母亲密关系的变化,心生恐惧、试图以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寻求他们的共同在场、合体关注。

于是,在和这对夫妻的咨询中,使用了“火柴疗法”。

一盒彩色火柴,每一种颜色代表不同意义,让他们通过火柴来回忆、寻找症结。

从视觉角度来说,显得很新鲜。

从剧作呈现角度来说,剧作在这段中插入大量夫妻和女儿的蒙太奇回忆,搭配着温情伤感的音乐,整体营造出很有质感的氛围。

短短几集,杨紫就已经成功立住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形象。

有强大的专业背景,靠谱的执行能力,让人能信任;

同时又有负责的往事阴影、隐隐叫人有几分不忍。

此外,特别重要的是,剧中杨紫和井柏然的CP感也太足了吧!每一次同框都好好嗑!

起初,我们都以为“专业剧里谈恋爱”叫挂羊头卖狗肉,其实不是这样;

如果剧中的职业戏份足够职业,而爱情戏份又足够甜足够好嗑,那叫双赢。

说到底,大家讨厌的是“说要搞事业但其实事业戏份一塌糊涂、恋爱戏份也很老套”,讨厌的是剧作质量差,而不是“剧中同时有职场戏份和情感戏”。

关于两位戏里CP有多好嗑、舒心酱下篇文章会具体写,这次大家记住结论“《女心理师》好看”就完事了!763

0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内容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