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1994|这场演唱会让观众长跪不起 全程陷入不可名状的癫狂状态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1-11-25   浏览次数:343   看图模式

1994年,国民休闲娱乐水平显著提升。美国大片的引进让中国人在看电影方面不再是“二等公民”,《同桌的你》和魔岩三杰的歌传唱至今,摇滚乐与民谣交相盛开。甲A职业化推动了足坛的发展,文体界的黄金时代悄然来临。

文/张明扬

看电影,中国人不再做“二等公民”

1994年11月11日晚,北京市海淀区电影公司总经理韩茂瑞,开着一辆桑塔纳,带着一部电影的8个拷贝满北京城转悠,以躲避北京市文化管理部门的“追捕”。

这部将在第二天上映的电影名字叫《亡命天涯》,中国引进的首部“进口分账大片”,一个更著名的说法叫“美国大片”。韩茂瑞在那天晚上的经历,和哈里森·福特在《亡命天涯》中的遭遇倒真有点相像。

图/电影讲述了男主角被误以为是杀害妻子的杀手,进而竭尽全力洗清冤屈的故事

11月12日,在《亡命天涯》在首映电影海报上,写了这样一段话:“改革年代,激烈争论,电影市场,风险上映。”

当然,这样空前绝后的宣传语并没有“吓倒”如潮涌来的电影观众。1994年11月12日,北京多家影院门口,买票看《亡命天涯》的观众在寒风中排起了长队,据说这是“影院前多年不见的热闹场面”。

美国大片的入华,的确是经过了“激烈争论”。1994年,中影公司在更高层级的首肯下,终于与好莱坞片商完成了长达十几年的谈判,开启了“进口分账大片”模式,当时的说法是,每年进口十部。好莱坞主流电影制片厂的影片,自1949年之后,时隔45年又重返中国大陆。

1994年时,中国电影市场基本处于崩盘状态。在电视和盗版录像带的冲击下,中国人一改改革开放之初那种对电影院的高度热情,全国各地的影院普遍入不敷出,甚至关闭,转为录像厅、台球厅。

图/90年代的济南光明电影院,这家建于1953年的电影院曾是济南最有代表性的老影院之一,现已被拆除

此时的美国大片,身上担负着挽中国电影市场于狂澜既倒的压力与责任,被寄予“救市”的厚望。这也正是中国在这一年决定放开电影市场的经济原因。

但是,还有一派人认为,美国大片入华会导致本土电影的消亡。

先是北京电影学院,数百名学生联名发表公开信,呼吁“抵制好莱坞”。是的,反正他们可以去录像厅。

1994年4月,部分省级公司云集天津,联合签署了一份递交给中央领导的《关于当前电影行业机制改革几个问题的紧急呼吁》。北京市电影公司还专门致函中央某部,明确表示“让美国的影片占领我们的电影市场,用中国的票款养肥外国的片商,不利于稳定整个电影行业的军心。”

据说,在一次电影创作会议上,中影的领导和北京电影公司领导为这事拍桌子,还差点说出脏字。

就这样,在进口大片这个问题上,中国也奇妙地形成了“改革派”和“保守派”。

这就是为什么,《亡命天涯》通过了一切审批,却在放映前夜仍然受到了可能“停映”的阻扰,韩茂瑞不得不带着拷贝“亡命天涯”的原因。

如果说拿下了2500万元高票房的《亡命天涯》已经震撼了中国电影市场的话,第二年一部更现象级的电影——《真实的谎言》则让“美国大片”这个词在中国人心中几乎成为了“好电影”的代名词。

图/施瓦辛格在电影《真实的谎言》中饰演一名FBI高级特工

《真实的谎言》拿下了1.02亿元的票房,施瓦辛格让中国观众在“眩晕和震惊”中成为了自己的超级拥趸。这种情缘甚至一直延续到了今日,施瓦辛格但凡有点动静都可以上社交媒体的热搜。

“当时连电影局领导都看得惊呆了”,北京电影学会会长刘洪鹏当时在首都电影院任职,他清晰记得,因为片子太火爆,三十元钱的一张票,被黄牛炒到了八十元以上。

再后来,就是横扫一切的《泰坦尼克号》……

图/电影《泰坦尼克号》中这一幕是许多人心中永恒的经典

现在回想起来, 1994年真是一个全球电影的神奇年份,这一年,诞生了众多的经典电影:《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这个杀手不太冷》《燃情岁月》《狮子王》《东邪西毒》《重庆森林》……

但这年冬天在中国发生的事情,才是最美好,最神奇的。一份国内报刊曾有过类似的表述:看电影,中国人不再做“二等公民”。

甲A迎来职业化元年

1994年,四川全兴队的主力球员魏群突然拿到了生平的第一笔奖金,不算工资,一次性拿了2000块钱,这大约是以往月收入的20倍。魏群领了钱以后,把钱装进塑料口袋,一口气跑回了集体宿舍,关上门,自己躲在屋子里,把钱满满当当地铺满整张床,点着一支烟,瞻仰那2000块钱。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老魏也能挣这么多钱。”

1994年4月17日,就在成都,魏群用脚见证了“甲A”足球联赛的诞生。当天,全国6个城市共有约15万人到现场观看了首轮比赛。

1996年春晚相声《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中,姜昆曾扮演了一个铁杆球迷,向观众展现了当时甲A的盛世光景。

图/96年春晚现场,姜昆和戴志诚表演相声《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姜昆:现在我们足球运动员为什么踢球这么带劲儿呀?

戴志诚:这还用问哪?足球搞了职业化。

姜昆:不全面。

戴志诚:球员都有敬业精神?

姜昆:不完全。

戴志诚:那你说为什么呀?

姜昆:告诉你一个超级球迷才知道的内部消息。

戴志诚:什么消息?

姜昆:现在进球真给钱呀!

职业联赛开始后,本地球队使球迷的归属感大大提升,这也是球迷对甲A如此有认同感的原因之一。过去看一场国家队的比赛要等好几年,如今每个周末都能看到自己家乡球队在场上征战。在主场里,每个城市的球迷都有各自的口号,比如在四川全兴的主场成都,“雄起”就成为那些年最流行的语言,随着电视直播红遍全国。

除了引入“主客场制”之外,甲A还有一个很“国际化”的举措就是:引入外援。在甲A元年,联赛里就迎来了瓦洛佳、萨沙、琼斯、阿斯科尔、克雷格、多克尔等等诸多外援。

图/1995年瓦洛佳(左三)随申花夺得甲A联赛冠军

在这些外援里,最有名的可能算是瓦洛佳了。1994年初,这位个子不高、履历也不光鲜的俄罗斯大学生,被主帅徐根宝挑中来到上海申花,月薪500美元。18岁的他在上海申花一炮而红,以11个进球成为队内最佳射手。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上海记者关尹还专门去圣彼得堡采访了他。

广州太阳神的刘孝五是甲A最早一批职业足球经理人。在刘孝五的印象中,球市最火爆的时候,为了买一张票,要扛一张床在售票窗口排上一个星期。

1994年,广州太阳神队拿到了许家印到来前,广州队在顶级职业联赛上的最好成绩——亚军。

图/1994年,大连万达客场胜辽足,提前1轮夺得甲A元年冠军

刘孝五至今还记得,当年,在广州太阳神队拿下亚军之后,他旁边坐的就是代表冠军大连万达的俱乐部老板王健林。“我当时还和他说,搞足球俱乐部,你们房地产似乎不如我们口服液好宣传吧。”

图/王健林是个十足的足球迷,当时万达的比赛,王健林都会亲自到场,现场观看、指导比赛

1994年,万达还只是个小企业,王健林拿出几套万达自己开发的两室一厅的房子给球员作为奖励。到1996年,万达业绩猛增,他发的奖金也提到上百万元。当时王健林最广为人知的“人设”是,每一次球赛他基本都会到场。

无论甲A后来的假球黑哨多么让人丧气,我们都不能否认,在最初的那几年,中国人曾通过甲A联赛享受到了欢乐,甲A也让中国观众对“职业化推动中国足球走向世界”这一经典路径充满信心。

“同桌的你”让校园民谣横空出世

几乎就在甲A开赛的同时,1994年4月,一盒名叫《校园民谣Ⅰ》(1983-1993)的磁带由大地唱片公司发行,从此校园民谣有了自己的名字。

这盒磁带发行了近60万张。最火的两首歌都是由高晓松词曲、老狼演唱的《同桌的你》及《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特别是《同桌的你》,如今已经成为了校园民谣的代表作,这首歌囊括了当年几乎所有流行音乐奖项中的最佳金曲、最佳作词和最佳作曲奖。

时任大地唱片公司制作部主任的黄小茂第一次看到高晓松,就为之一惊。当时开广告公司一夜暴富的高晓松看上去并不像个学生:“他在亚运村住着五室四厅,电话号码就四个,已经属于恶少级别了。”

图/ 1988年,清华大学学生高晓松成立青铜器乐队,缺一位主唱,朋友极力推荐老狼,二人由此相识

高晓松爽快地答应把作品交给黄小茂出版,但只提出了一个条件——我的歌必须由老狼来唱。当时,大地正在推广艾敬的《我的1997》,并将其定位为“城市民谣”。或许有点鬼使神差,黄小茂便在策划书上写下“校园民谣”四个字。

说高晓松这位校园民谣高手“不像学生”再准确不过了。高晓松1988年考入清华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三年后就任性地退学。1992年,高晓松投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落榜。

可就是这位退学兼落榜生,写出了中国校园民谣史上那些最棒的作品。1993年夏天,高晓松同寝室上铺的兄弟钟卫东给他打了个电话,接完电话他跑进厕所,出来后写出了《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老狼当然也是高晓松的兄弟,有说法称两人后来因为“音乐理念不和”渐行渐远。在2016年的“我是歌手”比赛中,老狼和高晓松一起唱了《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尽管他们排到了最后一名,但还是勾起不少人对那个年代的回忆。

图/“魔岩三杰”以他们的中国摇滚影响了一代人

除了校园民谣,1994年也是中国摇滚乐的巅峰之年。这一年的春天,魔岩唱片推出了三张专辑:窦唯的《黑梦》,何勇的《垃圾场》,张楚的《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在江湖上已经成为传说的“魔岩三杰”就此诞生。

1994年12月19日晚8点,位于红磡的香港体育馆内,一场叫“摇滚中国乐势力”的演唱会注定要青史留名。魔岩三杰和唐朝乐队在香港开唱,这次演唱会夜晚炸翻了整个香港。是的,炸翻了。

图/窦唯在“摇滚中国乐势力”的演唱会上演唱歌曲《噢乖》

这场长达三个半小时的演唱会,让观众全程陷入了不可名状的癫狂状态。红馆素来的规矩是只准坐着观看演出,可是这天所有的观众都无法抑制地站了起来,全身心被征服。嘶吼、哭泣、跳跃、舞动,有的甚至站在椅子上,据称现场超过一半数量的椅子被砸坏,连向来见惯演出场面的媒体和安保人员也陷入了狂热之中。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长跪不起,口里哭着呼喊魔岩三杰的名字。

在这场演唱会之前,何勇曾在香港口出狂言,说:“香港只有娱乐,没有音乐,四大天王除了张学友还算是个唱歌的,其他都是小丑,不服气的话,大家可以出来比试比试。”

黎明、刘德华和郭富城的歌迷听说后,几乎有了“摧毁”这场演唱会的意思。当时的一个夸张说法是,魔岩三杰开场前把遗嘱都已经写好。

图/预备《浮躁》的专辑中王菲怀孕了,窦唯对她说:“我们成婚吧!”

不过,四大天王在这一天也来到了现场,何勇还戏谑地向他们说了“圣诞快乐”。在台下,还坐着一位未来的天后——王菲。不到两年后,王菲与窦唯奉子成婚。

还是在1994年,郑钧发行了他的第一张个人专辑《赤裸裸》,被称为中国摇滚历史上最好的专辑之一;也是在1994年,崔健推出了第三张专辑《红旗下的蛋》,这也是他最争议的一张专辑。

1994年,中国摇滚乐与中国民谣的交相盛开之年。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校园民谣最后的辉煌交到了“水木年华”手中。

姚勇曾经也是“水木年华”的成员之一,他的形象曾出现在“水木年华”“新歌 精选3”专辑的封面上,这也是这个乐队唯一一次以三人形式出现。

姚勇的舅舅叫王小波,就是你们知道的那个王小波。王小波在《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一文中提到的“天资聪明,虽然不甚用功,也考进了清华大学”的那个外甥,就是姚勇。

如果不是王小波的“思想工作”,姚勇可能就继续在音乐这条路走下去了。

姚勇能听王小波的劝,一大原因就是他读过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后,就一直很崇拜这个舅舅。

图/1994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黄金时代》单行本销量惨淡

1994年7月,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由华夏出版社出版,这是他在大陆出版的第一本书。本书收入他的五篇小说:《黄金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革命时期的爱情》和《我的阴阳两界》。

王小波的书当时有些“敏感”,是因为“性描写”。编辑赵洁平成了王小波的第一位伯乐,而原因竟然是:她的丈夫和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同在社科院工作。

李银河把王小波的作品送到了赵洁平那里。赵洁平是社科类的编辑,本不管小说,但碍于面子也要先看一遍再说。当赵洁平读完后,虽然觉得不太好出,但还是跑去王小波家,告诉那对夫妇:“出”。

图/“你好哇,李银河”,王小波每次给李银河写信总是这样开头

当时,无论是赵洁平,还是王小波李银河夫妇,他们恐怕都无法预料,王小波后来竟然成为了中国文化圈的一个宗师级的存在。西祠胡同后来有一个著名的讨论区,就叫“王小波门下之走狗”。

小说不畅销,王小波为了谋生,只好去给《三联生活周刊》写专栏,比写小说受欢迎多了;被导演张元喊去写《东宫西宫》的剧本,张元当时曾说,“我从来没听说过有个作家叫王小波的”,王小波多亏了李银河的“引荐”才成为了编剧,而李银河当时已经算是“同性恋”的学术权威了。

1997年王小波去世后,书都卖掉了。他的黄金时代,在他去世后刚开始。

百度独家策划改革开放纪录片《人声鼎沸40年》。欲知风云变迁,敬请关注灼见圆桌会。

《人声鼎沸40年》往期回顾:

回望1993|女子团队曾狂破世界纪录,只因被教练丧心病狂地"灌药"

回望1992|“好片连映 内有包房”当年小黑屋录像厅流行放这种片

回望1991|这场战争惊醒国人:仗还能这么打?张召忠走上"抬杠"之路

回望1990|谈性可耻?中国首次"性文明"调查:7成夫妻性生活不幸福

回望1989|25岁天才诗人卧轨自杀 美国人慷慨解囊救了无数中国孩子

回望1988|物价疯涨引发全国抢购潮 有人为买毛线在街上打架

回望1987|一顿饭顶1/2月薪 这餐厅曾经连干部都吃不起 如今烂大街

回望1986| 这部神剧画风简陋却爆红,30多年重播3000次成"回忆杀"

回望1985|省委书记5次检讨假药案却难逃处分 邓小平铁腕裁军100万

回望1984| 港台艺人首登春晚因这首歌一夜爆红 回香港被歌迷抛弃 816

0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内容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