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演员更容易得抑郁症?于谦:郭德纲最孤独,我们吃饭都不叫他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02-04   浏览次数:26   看图模式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鲁迅

喜剧的内核就是个人的悲剧,陈佩斯在访谈中曾说“喜剧是在自我折磨的过程中取悦于他人,是用自己的低姿态引发别人的优越感。”

我认为陈佩斯的这段话真实揭露了喜剧演员的人生矛盾,逗笑是他们的工作而非生活,我们被逗笑是为了娱乐而非工作,因此他们很难在生活中得到快乐,快乐是留给观众的,他们什么也没有。

很多喜剧演员,比如卓别林、金凯瑞,比如我们熟悉的周星驰,他们都曾患过抑郁症,台上嬉笑逗趣,引得众人开怀大笑;台下孤僻清苦,只得自己忍受孤独,这是他们的常态。

就连如日中天,一个人盘活相声的德云班主郭德纲也没能逃脱这个“魔咒”,说相声的郭德纲你们见过,但不说相声那个郭德纲可能会让你们大吃一惊,你很难想象这是同一个人。

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不说相声的那个郭德纲也许才是真的郭德纲。

如果不做艺人,郭德纲最想做的是文人查看大图

郭德纲私底下是一个特别无趣乏味的人,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一个人待在房间里看书、写字、听戏,除此之外,他不抽烟,不喝酒,当然也不喜欢烫头。

郭德纲的肚子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谁也不知道。除了传统艺术的基本功以外,大量的阅读更让他吸收了远比一般相声演员更多的知识,在他那小个子的身体里,装满了传统文化,蕴含着无穷的能量。

郭德纲家里的书房比剧场还大,旁人说什么书,他能很快给你找出来,他最喜欢看的书是中国古典文学,其中包括《清史稿》《二十四史》这类大部头的史学典籍,尤其对明史感兴趣。

郭德纲和徒弟在书房合影

郭德纲读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丰富头脑,了解人生。他看书尤为认真,喜欢做批注笔记,不论是看正史,还是看野史民间传说,他都能从中读出点东西,并把自己所思所想变成文字,俨然一副做学问的态度。

除了自己读书以外,郭德纲还培养儿子看书,郭麒麟在学校可以不读书,但回了家必须读书,他给郭麒麟留的功课就是读《二十四史》和《清史稿》,他觉得自己给不了儿子文凭,但读完这些,能给儿子受用终生的东西。

郭德纲给郭麒麟的教育就是“可以没文凭,不可以没文化;可以不上学,但不可以不读书。”因此,虽然郭麒麟初中毕业就没上学了,但你从他身上却看到了很多高学历的人也没有的涵养和见识。

每次读到郭德纲写到书的时候,我都会忘记他是一个相声演员,他的笔杆子耍得比嘴皮子更利索,文字犀利诙谐,嬉笑怒骂皆成,又常常一针见血,三言两语道尽人生冷暖。

这些年郭德纲忙着说相声,但笔杆子却没有撂下。趁着业余时间,他前前后后也写了《郭论》《捡史》和《过得刚好》三本书,前两本写别人写历史,后一本写自己写人生,没有了说学逗唱,却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几乎没有什么朋友的郭德纲查看大图

说于谦喜欢抽烟、喝酒、烫头,虽然是笑语,但也确实能说明于谦确实会玩,搞摇滚,养马,拍电影,饭局酒局等等,和郭德纲相比,于谦的生活的确丰富得多。

于谦曾在采访中说“我身边最孤独的人可能就是郭德纲了,我们吃饭都不叫他,叫他他也不去......”

郭德纲没什么朋友,他也不需要什么朋友,他听过很多夸他的话,也听过很多骂他的话,但他选择一听了之,他知道自己没有别人吹捧的那么好,也没有别人骂的那样坏。

一个人没有朋友要么是因为他坏事做绝,恶贯满盈,被大家唾弃,要么就是他能力过于出众,打破了僵死的环境,动了别人的奶酪,遭人嫉恨,郭德纲无疑是后者。

2005 年德云社刚火起来,相声界就有一帮人组织起来,建议有关方面封杀郭德纲,他们每天都听郭德纲的相声,每个字都不放过,挖空心思从中找出可能引起麻烦的话题,抄送有关部门,一趟赶一趟,乐此不疲。

无非是郭德纲用野路子走出了一片天,某些人的利益受到了影响,从德云社成立那天起,大部分同行都希望它毁掉。

当年北京相声界曾流传过过这么一段话:“在郭德纲之前,我们可以很安静地安乐死,可以很舒服地混到死,但是他出现之后,打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我们在台上再说十分钟的相声,观众不认可,他让观众知道了什么是相声,我们怎么办?”

郭德纲当然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惹人厌”,在半自传《过得刚好》里他就曾直言不讳地指出“相声圈是一箱苹果,好的都放在上面,一掀盖又大又红,我不过是把箱子倒过来,让大家看看烂的。当然,上边那些红的也不是完美的,有可能心里烂了。”

就凭这段话,有多少人就恨不得要吃郭德纲的肉,喝郭德纲的血了,同行是冤家,在郭德纲这里体现的更为明显。

但郭德纲是不会妥协的,至少在他热爱的相声上,他是不会妥协的,几十年走来他更像一个斗士,手握桃木剑,誓要斩妖魔,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现在有鞋了更不怕了。

今年已经 47 岁的郭德纲,斗志仍在,但已经收敛了自己身上的那股狠劲儿,也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好勇,更多的是一种豁达,依然嫉恶如仇,但时常包容慈悲。

在半自传《过得刚好》中,郭德纲首次回顾了自己四十多年的人生过往,用文字记录下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人生、相声艺术、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不夸张、不做作、不煽情、不隐瞒不回避,包括“反三俗”事件,甚至育儿,涉及郭德纲和德云社的各个方面,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更真实更立体的郭德纲。

侯耀文说,郭德纲一路坎坷走来,所以他势必疾恶如仇。

但在我看来,郭德纲就是一个热爱相声的普通人,我们不用给他戴高帽,更不应该给他穿小鞋,他只是守护着心里珍视的那片地方,在人生最落魄的时候,在被人当狗看的的时候,他还是要想着说相声,没有什么能让他放弃,那一夜,他也曾梦见百万雄兵。

无论你是不是“钢丝”,我都建议你看看老郭的书,让你了解到一个真实的郭德纲的同时,又让你在哈哈一笑中学到人生大智慧,宛如上了一堂人生哲学课,实在是酣畅淋漓,够味儿。781

0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内容更多